杜弘骏,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2014年从事生态环境工作至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铁军精神,负责的工作两次被生态环境部点赞。

一个排污口也不能漏!他用脚丈量长江岸线
重庆市江津区长江岸线长达127公里,周边地形较为复杂,入河排污口是污水入江的“咽喉”,摸清入河排污口家底,对进一步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意义重大。
2020年杜弘骏和他所在的支队队友一起对,长江沿线以及重要的长江支流开展排污口排查工作,立夏的津城,已是酷热难当,排污口的河岸边很多地方都没有路,通常荆棘密布,杜弘骏和队友们每天7点就出发,天黑才下班,衣服被汗水泡湿了好多遍。

在排查石蟆镇的一个排污口时,因为山路崎岖,路途较远,来回要走2个小时,且已勘探了两个排污口,同行的年轻队员都有些吃不消了,“算了哦,啷个远,周边也没什么污水排放痕迹,不去看排口了,直接确定是雨水排口算了。”队员们望向杜弘骏,满脸疲惫地说。
杜弘骏望了望前方的山路,面露焦虑,显然不太放心就这样草率了结,万一这就是被漏掉的排污口呢?“你们先休息一下,我去看看就回来”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杜弘骏已背着设备走出去了。2个多小时后杜弘骏回来了,身上和脸上被划出了一道道血痕,同行的队友看到纷纷关切地问怎么还受伤了?他却幽默地回答这是功勋。
就这样,通过大家数月的努力,摸清了长江沿线排污口底数,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入河排污口台账,江津区生态环境局因此被生态环境部评为排污口排查专项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只要事实清楚,我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环境执法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扑面的粉尘、刺鼻的酸雾、腐蚀性的液体还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都是每天可能接触到的。
为了第一时间采集证据,杜弘骏往往顾不得佩戴防护用具便奔赴现场进行证据采集。为了拍摄记录某家具厂闲置喷漆废气治理设施违法行为,他长时间直面有毒喷漆废气,为了收集企业偷排废水的证据,他日夜蹲守。

在长期的执法过程中,他不仅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更敢于向违法行为亮剑。在一次执法过程中他曾被人问道:“杜队,你这么查,不怕被打击报复吗?”他回答说,“只要证据确凿、事实清楚,我就没有什么好怕的!”还有一次,准备对一家违法企业进行行政处罚时,有人给他打来了匿名电话,威胁让他适可而止,不要太过份,不然后果很严重,但他毅然顶住了压力,对这家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
因为业务能力突出,杜弘骏获得重庆市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交叉执法实战比武表现突出个人二等奖。
拦截污染,他冒着大雨爬下20多米斜坡
2020年7月14日,贵州省桐梓县输油管道柴油泄露到綦河,导致綦河水质遭到严重污染,綦河的入江口就在江津区,江津作为拦截污染物的最后一道防线责任重大,生态环境部赶赴现场后要求江津区务必保障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确保泄漏物料不进入长江。
得到消息后,杜弘骏立即赶赴现场,不分昼夜开展綦河的巡查工作,密切关注污染团的动向。由于綦河上游连降暴雨,綦河水位暴涨,污染团加快入境,加大了我区应急处置的难度。

杜弘骏同志为及时了解綦河水质情况,面对湍急的河水,他冒着大雨爬下了20多米的斜坡,斜坡上全是乱石块,一不小心就会踩滑掉进湍急的河流里,他却依然义无反顾去采集水样,白天巡查江面,夜晚统计情况报送信息,通过连续一周不分昼夜地艰苦奋战,及时对泄漏柴油进行拦截和收集,有效防止事态扩大,确保长江水质安全。
本次事件的成功处置还得到了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事后,单位领导在会上会下都对杜弘骏同志赞不绝口,可是他本人却不以为然,谈起这些事情时,他总是很谦虚,说自己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而已,不值一提。